沉香為常綠喬木科,須受傷或病變,經自行分泌樹脂而日久聚集凝固使成沉香,依其樹脂密度及時間長短而有品質差異及等級之分,通常以沉香心節置放於水中,全沉者稱沉水香或水沉香,半沉者稱棧香,不沉者稱黃熟香。目前亞洲主要產沉國家有越南、寮國、印尼及馬來西亞。
沉香是自然界中少數有抗菌功能的藥材,並能調節體內氣的運行,對疏通內臟機能像:肺、腎、肝、胃、腸等是非常有效之藥材。在治療 與功能方面如:肺臟(肺結核、氣喘)、腎臟(補腎、利尿、壯陽)、肝臟(肝炎、肝硬化、肝腫大)、胃臟(胃潰瘍、胃炎、胃痛)、腸(便秘)。對癌症及其他慢性病亦有療效。故沉香在治療與預防都能維持體內機能正常運行的中藥材。依經驗適合用藥配藥之沉香其樹脂的含量必須超過25%(一般水沉香可達此標準)。
沉香燃燒時所發出的香味是一種高雅而沉靜的清香,很容易使人心平而氣和,進入安祥的狀態,一般樹脂濃度愈高的沉香香味愈好,每一產地的沉香其香味亦各有特色。
說文解字中記載:「香者,芳也」。回溯宇宙初開,萬物混沌,天地始成,燧人氏發現鑽木取火,從此人類開始食用熟食,在烹煮食物的過程中讚歎氣味的美好,開啟了人類對香的感知與追求。
香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,史料可追溯上古的離騷、詩經。漢魏名門,王室開始以薰香為禮,隋唐盛世,香道於斯濫觴,並經由文化交流東渡至日本,另啟風華。宋代以降,品香、鬥茶、插花、掛畫列文人四般閑事,香道從此不僅踏足王謝堂前,更以百花齊放之姿走入尋常百姓家……。
自古以來,有關於香的詩詞,不單只是讚揚香氣的美妙,更以香揭櫫人性的善美。《尚書》云:「至治馨香,感於神明。」「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」即是以「香」契「道」的最佳闡釋。
現代人步調迅速,往往疏略本自具足的心靈風光,不妨每日許一片刻,屏諸外緣,擇縷馨香,或煎品、或篆焚,進次依循美學修養,搭配合宜之器、花與書畫等, 將藝術情懷融入氛圍情境,將「香道」融入生活,感發內心的澄明,進而達到「自心和悅、家庭和順、人我和敬、社會和諧、世界和平」五和的理想境界,這就是香道最可貴的價值!
又稱白檀,為檀香科檀香樹,主要生長於印度、印尼、澳洲、斐濟等國家,此種香料被各地廣泛運用,舉凡精油、香水、製香、雕刻、傢具等可以見到檀香的身影,歷史上運用檀香已有400年的歷史了。
檀香樹的產量極為珍貴,一顆堪用的檀香樹至少要30年以上的成長,由於產量日漸稀有,聯合國世界文教基金會已將檀香列入珍貴樹種保護,近年來國際交易價格也水漲船高。
又稱水沉香,主要生長於越南、印尼、寮國、馬來西亞、中國海南等國家,沉香是自然界極為稀少、極為珍貴的香料,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久遠的傳統名貴藥材,因其原料珍稀、香氣高雅、取得困難,故被名列為眾香之首。
沉香與檀香不同,沉香不是一種香木(會香的木頭),而是一種特殊的香樹在大自然中受到風折、雷擊、人為砍劈、動物攀抓或真菌感染,導致樹木傷害,沉香樹就會分泌樹脂修護傷口,當樹脂與木質成分進沁融結合,及生成所謂沉香。天然的野生沉香結香速度之緩慢,一塊能入品的沉香至少須結香500年之久,況乎入土陳化歷經上千年的熟結香(即土沉),其稀有難得,自古即有:「一兩沉香一兩金」的說法。
假沉香多半為水沉,但比重上往往超過正常水沉比重,手感上非常不自然。
假沉香一般表皮很黑,但技術好的也會加上一般木紋或木斑,所以愈是漂亮外型的沉香,愈是要注意。就算裡面有木紋及含油者,都未必是真品。
假沉香燃燒時,香味多半帶香水或香精味,有些還有酒精揮發性的氣味,也有完全沒香味者,但與真正沉香燃燒的香味就是不同,聰明的消費者選購時,可要求索取一點削片回家比較再決定。
假沉香價格一般會較真品便宜幾成,故要當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。